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這位地產大亨身價超過千億元,財富實手機資料救援力不在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之下;買金融股,一出手現金2百億元,金控老闆對他高度警戒,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王道銀行董事長駱錦明對他也畏懼三分。
這3年來,林陳海攜手44歲兒子林家宏,大筆購入台企銀、三信商銀、永豐金持股;最近的戰役是,他左手敲進華票17%股權,讓早想購併華票的駱錦明,不得不分出董監席次,與他共治;右手進逼台新金,買進9%股權欲爭奪董監席次,吳東亮只好縮減董監人數,把當選門檻拉高,就怕25年的金融基業,一夕變天。
林陳海究竟有什麼本事,一跺腳,金融界就跟著地震?他的左右手、現任寶佳機構董事長李其白,曾對媒體形容:我們(指寶佳集團)就像是「一群猴子」。
內部創業制,幹部身價10億
寶佳機構員工總數估計超過1千人,林陳海的「猴群管理」讓他成為千億富豪,更從地產王,跨足為地產界持有金融股價值最高的金融王。
寶佳連續8年都是推案冠軍,一年推案量逾3百億元,但寶佳不是靠一家公司辦到的,它旗下擁有約70家子公司,數量排名建商第一。他們像為數眾多的猴群,手持猴大王給的工具,分別到各個樹頭摘果,多摘的果實自己留著,其餘拿回花果山,奉獻給如孫悟空的猴大王。
寶佳的任何一位員工都可以自立門戶。你只要找到一塊地,提出建案計畫,核可後,只須自付2成到3成資金,其他7成到8成的資金,林陳海幫你出,並運用母公司資源,幫你找建商、找設計師、找代銷。據了解,當年和林陳海一起打天下的高階主管,現在個個身價在10億元左右。
林陳海用同資料救援樣的原則,進軍金融業,他負責出錢,但實際操盤的人,交給專業。他找來合庫票券前董事長唐楚烈、萬泰銀行前財務長吳素秋等人,組成約15人的金融團隊,為他操盤資產規模2百億元的寶佳資產管理公司。
現在的手機為了私密資料安全性做了許多防範,但是對手機資料救援來說難度就更高,造成救援的費用不低,而且還不一定能救出來,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手機資料的備份方法,以免遇上了,大多只能選擇放棄。這篇講的是備份的概念,不會針對某一套工具做教學,因為現在的工具很多,只要能找到相同功能的就可以。現在的手機,為了私密資料安全性做了許多防範,但是對資料救援來說難度就更高,造成救援的費用不低,而且還不一定能救出來,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手機資料的備份方法,以免遇上了,大多只能選擇放棄。這篇講的是備份的概念,不會針對某一套工具做教學,因為現在的工具很多,只要能找到相同功能的就可以。本機備份是最基本的,像是 iPhone 使用 iTunes 來備份,Android 使用各廠商的備份工具,但是很多人會因為還要接上電腦並且要花一段時間而懶得備份,最後資料還是遺失,這個步驟建議最少每個月做一次以免意外發生。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硬碟產品所提供的保固範圍多半就只有針對硬體部分,雖然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一定會考慮保固時間的長短,不過無論保固期限有多長,在保固期內遇到硬碟損壞的話也只能摸摸鼻子更換新品或是良品硬碟,而且最重要的是資料檔案並沒有辦法提供保固,若要是想要救出損壞硬碟內的資料,也就只能夠另外求助專門救援資料的廠商。硬碟簡稱HDD,是計算機上存儲資料和檔案的重要零件,硬碟被分割為一個個分割槽來使用,由於被分割后的硬碟存儲空間相當有限,所以我們經常需要頻繁的存儲和刪除硬碟上的檔案,以達到我們的儲存需求,若硬碟儲存大小不夠時,隨身碟、行動硬碟則是現在大多數的人們用來存儲資料最常使用的儲存裝置,同時也是定期備份資料的好幫手,但有時候,相信大家都有不小心把電腦資料誤刪的經驗吧?運氣好的話去資源回收桶找找可能還救得回來,但運氣不好時,就只能求助於資料救援了,不過訪間也有一些資料救援軟體可以自己先嘗試看看,但是資料救援軟體該怎麼挑選呢?到底哪一種才適合自己要救回資料用的?這絕對需要做足功課才行。提供一個正確的觀念給大家,使用者付費;無論是作業系統、文書與影像處理、防毒…等軟體,付費使用是相當正常觀念。免費也意味著功能有所限制或是不佳、可能有風險性、沒有永續的服務..,或是遇上問題官方沒人幫忙解決等等問題,畢竟使用者付費,一分錢一分貨,千萬不要貪小便宜,結果卻得不償失啊!
寶佳內部升遷的捷徑,就是以最快速度,把房子賣出,賣越多越好,若要當上副總經理,最低標準更是賣掉1千套房屋。這是林陳海迅速成為台灣建商龍頭,累積千億身家的關鍵,寶佳現在每天開門,一天就能賺進億元,比第一金、彰銀還會賺。
3年前,林陳海與兆豐金前董事長蔡友才、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共同成立鑒機。但隨著蔡友才超貸風波掀起,尹衍樑退出,林陳海一手承接鑒機,外界才注意到,他對金融業的高度興趣。
他生活低調簡樸,堪稱建商界的「不沾鍋」,只跟老朋友往來,平常幾乎不應酬、不硬碟救援交際,跟政治圈也不常往來,連吃飯通常都是一碗清湯麵。建商代銷表示,雖然有千億元身家,但他兒子林家宏也不敢買超跑,「如果想開超跑過癮,他就跟朋友借。」
雖然寶佳日賺上億,但地產遇到逆風,資金週轉不及,仍得看銀行臉色,與其把地產傳子,不如傳一家銀行。林陳海從工地監工起家,深知地產業的辛苦與高風險,希望從「求人」的行業,跨足「被人求」的行業,這或許是林家父子跨足金融的背後原因。
但他擅長的「猴群管理」,在地產界奏效,在金融界不見得能發揮作用。一位政界人士指出,林陳海雖多少有些政治關係,但他不愛應酬,旗下主管也少應酬,扎根並不深。
據了解,台新金不願讓出任何一席給寶佳,已簽下民間主要委託書徵求顧問公司,掌握5成票源,穩拿5席以上;寶佳除提名林家宏、吳素秋擔任董事外,另提名曾任職台新金策略長、巴克萊台灣區總經理林景聰擔任獨立董事,爭取占台新金股權26%的外資青睞票,目標至少拿下一席。
其實,寶佳是進可攻、退可守。台新金在2016年年初,股價最低不到11元,如今已逾14元,漲幅接近3成,寶佳手上的台新金股票可能快要解套,甚至早已獲利,這場董監之爭熱鬧開打,不論結果如何,寶佳都會是贏家。
留言列表